农历七月廿九—地藏菩萨圣诞
农历七月廿九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日
地藏大慈悲 誓愿永无尽期
所化成佛数难思 犹秉声闻仪
直待狱空生度尽 方肯示证菩提
恳祈冥显施恩资 海会预莲池
从天龙护念,直至究竟成佛,其中超越重罪、鬼神护卫、超度亲眷、福寿增长、无灾横难、家宅永安、杜绝噩梦、衣食丰饶、相貌庄严等等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几乎囊括了修行人和一般世间最看重和最需要的各种世间和出世间的利益。
地藏菩萨感应昭著,遍载史册,近代著名的弘一大师就曾经讲过自己在家的时候即供奉地藏菩萨圣像,信心诚恳,出家后所在之处也是供养菩萨,后果因此而得免于盗贼入室抢掠。大师明确指出,这就是“二十八种利益”之中的“无盗贼厄”,而供养称念地藏菩萨的利益绝不止此,的确无量无边,并皆真实不虚。
地藏菩萨圣诞为何是农历七月末?
唐玄宗时,新罗国(今朝鲜和韩国地界)有位出家人,孤身一人带着他的白狗善听,渡海来到大唐求法。他们从青岛登陆,几经磨难,辗转到江南一带,并于开元七年(719)来到九华山下,见青峦叠嶂连绵百里,云雾缭绕,清凉宜人,正是修行之所,便安住了下来。
据说当时九华山还叫“九子山”,山主是闵公,金乔觉向闵公化缘一块地建立道场。闵公问:您要多大地方呢?金乔觉说:我要一领袈裟之地。闵公心想:那一点地方怎么够用呢?正在疑惑时,只见金乔觉将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扬,化作一团红云,将九华山的九十九个山头都覆盖了。闵公见状大为欢喜,立即将整座山供养了出来,这就是后来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
道场扩大之后,信众源源不断赶来求法。金乔觉白天为弟子们说法,黄昏时则打坐入定。人夜晚时分,在九华山的周围,常常会听到仿若地狱刑具的声音,据说那是金乔觉定中往幽冥界去度众生了。加之大师又笃信地藏菩萨,久而久之,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称之为“化迹的地藏菩萨”,也有人尊称他为“金地藏”。
金乔觉在山中烟霞相伴,清苦修行,一晃过了七十五年。在他九十九岁那年的七月三十日,安详示寂了。弟子将他放入缸中,三年之后打开,发现肉身没有丝毫损坏,而且颜貌如生无异,《宋高僧传》中就有记载:“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舁之动骨节,若撼金锁焉。”
迎肉身入神光岭宝塔时,一路上只听到骨节摇动犹如金锁撼鸣的声音,正如经中所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可以证知金乔觉为大菩萨应世无疑。大师的肉身至今依然供奉在九华山上,而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也被认定为“地藏菩萨圣诞”。
地藏菩萨为何称为“大愿”?
在我们中国人熟知的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中,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呢?以其“久远劫来,发弘誓愿”,故被如是尊称。
地藏菩萨前身婆罗门女、光目女、大长者子、小国王屡次发愿度众生的故事,读诵过《地藏经》的佛弟子应该都很熟悉,那“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更是振聋发聩。
《地藏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将要示现入灭了,但他不放心我们这些末法众生。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殷勤嘱托地藏菩萨,佛灭度直至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佛出世,在这段漫长黑暗的日子里,请菩萨照顾我们,“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我誓以身心,奉上地藏主。
我所修福业,忏悔发宏愿。
种种胜善根,体性同法界。
一一皆回向,普施诸含识。
悉愿证真常,同归寂光土。

受化多成无上道 自身犹示声闻迹
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大慈大悲
十轮拔苦本尊地藏王菩萨
原创文章,文章标题:农历七月廿九—地藏菩萨圣诞 官方结缘微信:nanduozhijia